苏油见缝插针:“高兄所言极是,此事不必过度紧张,也不能完全放松。认真分析,谨慎处理,制定预案,方为上策。”
看了一眼呆若木鸡的宋使,叹了口气,这捧哏不行啊……
那就只好说单口了:“苏油不敢干涉贵国国政,因此言尽于此。不过作为宋人,只想知道,如果侬智高真的来了,大理准备如何应对?上使也好回去禀报不是?”
宋使这才反应过来:“对对对,此乃我职责所在。”
高智升说道:“明润高义,不欲我大理为难,为兄感激莫名。然作为忘年知己之交,明润万莫谦辞,还请分析一番利钝,供我们参考为是。”
说完深鞠一躬。
苏油白了宋使一眼,看看人家高兄!
“那小子就妄言一番,如有不当之处,请高兄,相爷责罚便是。”
高情智摆手:“但说无妨。”
苏油说道:“首先,儿歌流传,能否视为上天警示?”
一群人都连连点头。
“既然上天有警,那就该继以人事。你们觉得,对侬智高入大理,是应该警惕还是欢迎?”
一群人都开始思考起来。
苏油言道:“中国西北有国曰西夏,其国主当年比侬智高今日还惨,只身流窜草泽,而其后势力大成,于今难治。成我大宋边患。”
“侬智高所部,与大理,大宋,安南接壤,屡扑而屡起。”
“如今他南败于安南,北败于大宋,以其枭雄之性,西入大理,所为何来?”
“若不防微杜渐,一味姑息养奸的话……苏油当心大宋今日的西夏之患,不日就会重演于大理!”
“大理坐拥八府四郡,幅员辽阔,风物优雅,人文雍容。在苏油眼里,分明又是一礼仪之邦。”
“然苏油听说,贵国多次遣使,欲附好大宋,均被广南,四川诸路使臣驳回,所为为何?”
“盖因林瘴阻隔,消息闭塞。大理国在他们的心目中,怕是和西南诸蛮等视。而不得与朝鲜,日本同列。”
“智高入大理,或者就是天赐良机。”
“前日二林部擒获传播谣言的邛部川人,送至蜀中。张学士以二林部有向中国之心,乃许二林部与蜀中贸易,并贡方物。这事情,阿囤弥姐姐可以为证,二林部得到的好处,高兄也应当知晓。”
两人不禁点头。
“因此中国本不重诸邦方贡,朝鲜日本,难道他们的贡物一定比大理的贵重吗?”
“乃其通风俗,习文字,其国贵人,不仅通习大宋经义,甚至能诗赋酬唱。”
说完话锋一转:“可难道——大理不是?”
“以高兄之文学悟性,如在大宋求学应试,难说不能及进士高第!”
“如果相爷擒获智高,遣高兄携槛车以叩大宋边关,边臣岂敢再行阻隔?官家岂能不即召至?”
“以高兄风流文才,游列大宋卿相之间,诸公岂能不重?大理在官家和诸公心中的印象,岂不大改?”
“此举不比纳贡求附强出百倍?二林部擒谣传通译之功,已得大利。大理擒智高以献的功劳地位,岂能不超二林部?甚或朝鲜日本?”
“待得高兄功成而返国,高家在大理的地位,岂能不水涨船高?”
“今舍智高,内除隐患,外好强邻,大可定国安邦,小可兴家显族。此后贡路打通,上国倚赖,诗书得入,文教堪行。”
“鄯阐府人才辈出,满布朝野,传恩布德,崇望百年,此曰远利;一时间商贸往还,有无互通,钱财流转,富甲诸郡,此曰近利。”
“苏油为相公计,此实为易瓦砾而得千金,去一忧而成百利,斯所谓千载难逢之机也!”
高情智都听傻了:“呃……明润,刚刚智升说你几岁来着……”